2024年09月17日

影评| 观《抓娃娃》:谈谈教育——诚实与心灵

作者: 李道南 | 来源:基督时报 | 2024年08月01日 08:55 |
播放

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”,“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”,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”……苦难在我们的文化中,拥有神奇的力量。“贫贱不能移,富贵不能淫”,贫贱和富贵一样,都具备腐蚀一个人的巨大能量。两者中,贫穷的正面力量更大,因为它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意志,让人成为一个巨人。而富贵则不同了,它往往和纨绔相联系,成为我们文化里的负面词汇。但是我们教育目标却相反,要从从苦难开始,走进富贵结束!

因此,为了营造一个成才的环境,“穷养儿”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化。为了穷,可以制造穷。这就是电影《抓娃娃》的主题。马成钢的每一个儿子都是试验品,第一个儿子富养成纨绔子弟,一事无成,不得已只能改变教育的方式,在第二个儿子身上穷养。为了穷,他买下了一个村庄,雇佣了群众演员演绎穷人所面对的邻居和环境。

为了掩饰穷的表演痕迹,他和妻子以高超和创造性的技巧,不断化解穿帮的可能。甚至因为假奶奶的穿帮表演,而不惜以一场葬礼的模式让她退场。并用这种方式,让贫穷教育达成小高潮。

喜剧的内核是悲剧,而悲剧的内涵则是个人对自己命运的不可把握。马建业作为首富营造的穷人家的孩子,他的人生一开始就是父母操纵的工具。他要成家族产业的接班人。他不能像大哥一样,胸无点墨,他必须具备一个企业家所应该具备的吃苦耐劳、精打细算和克己复礼的品质。为了这个品质,父母花费巨资打造了贫穷的田园世界。马继业就是这个田园中圈养的金丝雀。

马建业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,无法决定自己的喜怒哀乐,甚至他都不能知道自己父母乃至家庭的真实情况。他生活在谎言中。

制造谎言,这成为我们教育的最悲哀、也是最受欢迎的手段。为了孩子,父母可以隐瞒不和谐的一面,哪怕他们离婚了,也要装作和和美美地生活在一起。父母生病,可以不治疗,在家里假装健康,为的是不影响孩子的学习。为了能进入一个好学校,父母顶着巨大压力买了昂贵的学区房,表面还要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,害怕给孩子压力,会影响他的学习。

我们的教育就是一个为孩子定身打造的“楚门世界”。在这里的一切,每个人,每个事物都是按照剧本演的。在这个世界里,没有突发的事情,也没有剧本之外的事情,所有的事情只有一个,那就是不能影响孩子的学习。

马继业在这样的背景下,终于“成才”了。以高分考入重点的体育大学。但是最终却真的失败了。因为他在比赛中,成绩并不理想,甚至距离理想还有很大的距离。马成钢为了孩子成才的一切剧情,都为了一个目的,就是儿子成才。但是成才是在真实世界中的成才,成才的关键前提是成长。在一个被打造的“楚门世界”中,他即使成才了,又怎能进入真实的竞争激烈的世界呢。就像温室里的花朵,尽管美艳,但是一旦暴露在自然环境的风雨中,也许很快就会水土不良。

成才如何定义呢?成才的背后,是我们不能接受孩子的平庸,不能接受孩子居于歧视链的底端。理想的成才标准是成为“人上人”。笔者每次回老家,都被人问及,你在车间还是坐办公室?你手下管着几个人?你是多大的领导?显然,在马成钢的心里,自己的孩子也不能只是一个员工,他将来是要做家族企业的“领导”。马成钢的教育目的就是把儿子培养成领导。

在我们营造的教育“楚门世界”中,从来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被领导的人才,都是希望孩子成为领导他人的人才。但是孩子自己的感受,自己对命运的把握却不在我们的考虑中。

在普通生活中,作为基督徒,我们很少考虑耶稣的教育观。其实耶稣的教育观很简单,就是对待上帝的态度,“时候将到,如今就是了,那真正拜父的,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,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。”

耶稣在传道之初,接受了试探,但是这种试探并不是刻意营造的场景,这是一个真实的场景。在这场试探中,考验的是耶稣对上帝的诚实,贫穷和富贵一样,有时候也能破坏一个人的意志,因此我们应该超越它们。四十天的时间结束了,这种试探不会刻意营造数十年。耶稣并不歌颂贫穷和苦难。如果耶稣真的歌颂苦难,那么他遇到那些生来瞎眼的、瘸腿的,患十二年血漏的人,就不会给他们医治,而是告诉他们忍耐了。

当孩子在耶稣讲话的时候,在他面前嬉戏玩耍时,门徒们呵斥他们,但是耶稣说:“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,不要禁止他们;因为在天国的,正是这样的人。”当有人在天国谁才为大的时候,耶稣说“我实在告诉你们,你们若不回转,变成小孩子的样式,断不得进天国。所以,凡自己谦卑像这小孩子的,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。凡为我的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,就是接待我。”我们必须直面孩子的天性。面对孩子真实的人性,而不是把他们放进一个“楚门世界”的口袋。

不要让我们的教育,从喜剧的盼望开始,却以悲剧的痛苦结束。生活在一开始就是真实的,它既不是喜剧,也不是悲剧,而是真实的生活,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这场真实生活中,把我自己的命运!


立场声明
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 (021-6224 3972) ‬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